close

對話.jpeg

人際關係一直是我這生時常會去在意的課題,

越長大其實也越能接納自己,

每個人本來就有長處與短處,

但是回歸人與人交流的本質始終未變,

"那就是人們渴望陪伴、被理解、被聽見、有貢獻,

有成長的滿足感,也希望自己身心是舒適健康的狀態"、、、

本月,與你們分享的好書是—《質感對話課》

📖Hey!我是CINDY,用幾分鐘的時間介紹你一本好書📖

https://images.pcone.com.tw/uploads/product_image/2563235/fe04a18733939acff0bada40ba09e4c2/472209627b9e5471242783d7f12daf4b.jpg

首先,我想感謝自己有緣看見這本書,

當時憑藉著剛換到新公司,在意起社交問題而決定買來閱讀,

閱讀完畢後,只想說 真的好喜歡月琪老師充滿溫暖的文字,

連畫面感都刻畫得非常容易聯想,

一開始並不認識作者,後來搜尋了些月琪老師的資料與背景,

從有多年經驗媒體主持人,到現在是一位口語表達講師

時不時都會認為這就好像她的天賦一樣

   

但是,我會喜歡本書的原因是我看見了

月琪老師書中寫著:

「如果能以言語溫暖任何人,我願意說話

如果能以文字溫暖任何人,我願意寫作。」

她很真的享受與人交談的樂趣

也看見了 她不忘與自己對談

  

而我,反而享受著與自己的對談,

所以深信著,既然人們渴望陪伴、被理解、被聽見、

(潛意識)會讓我這麼在意的社交 人際關係

一定也是需要透過不斷的練習

才能達到理想中的模樣


溝通能力

一、用「好奇心」開啟職場對話

在職場中不免俗一定會有所謂的愛八卦的同事

被排擠所是被弄等等的事情

不經讓人好奇,到底該如何拿捏社交距離?

 

其實先釐清一件事,公司事工作的地方

不是拿來交朋友的,帶著這樣的心態才會比較好

當然也會有交到好朋友的時候啦🤫

-

關於職場上的職場對話,不管資深資淺、不管年齡性別、

職業身分,都帶著"好奇心"去面對,

才會在交談中發現新契機,

也能幫助你在職場上保持活力,去思考如何把每件工作事項再優化

別忘了,懂得跟前輩學習也就是一種社交

時常帶著「孩子」或是「新人」的眼光,

去發掘現有工作的各種角度。

-

再堅強的人,也期待被關心與理解—

不曉得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經驗,(CINDY現處的公司就有😂)

尤其是上司、主管階級,因為需要承受更大的壓力與期待

但又被期許「成熟的大人」情感要內斂,領導者必須夠強大,

或多或少其實你是會感應到他人的情緒的,

痛苦掙扎、煩惱孤獨等,進而影響了工作上的表現,

但,他們也是「人」,也需要被關心與理解,

不妨稍微關心問候你的主管上司(or同事),

等對方釋放出傾訴的訊號,可能是主動找你聊,

這時再伸出友誼之手,給予聆聽也是不錯的😇

(不過注意一下,上司主管願意向你吐心事,千萬別一下子就八卦出去,

也別趁機刺探隱私,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真的取得不易)

依賴型人格

二、「一期一會」的真諦,社交對話

"根據月琪老師的經驗,她表示美食旅行的話題幾乎萬無一失"

當初我超級超級好奇可以聊天可以聊甚麼!迅速翻到重點

所以第一句也先破堤告訴大家

-

一期一會的精隨是什麼呢?是「心意」

相信都聽過"好心沒好報"這句話

也如同 今天是不是只有自己抱持著一期一會的心也沒用呢?

是的,

但是,你還是得這麼做,

我們本來就不能期許對方「情感溫度」與自己相仿

必須坦然接受,

我們依然值得如此這麼做,因為懂得這心意待人的那方,

生命自有特別的回禮,這正是吸引力法則與宇宙的力量。

 

剛開始或許不習慣,也別心急

從日常就可以開始慢慢練習,

可以先從一人特定對象,或許是家人、同事、朋友等等...

全心投入當下一定有所得,可能是共鳴,也可能是聽到了精彩故事,

有機會就換換自己來分享,

用心聆聽、言行有禮,對方才會回饋給你好的禮物😊

   

一場美好的質感對話,是需要由兩人共同創造的,

所以要注意交談的氛圍,

是不是對方沒有應和你了呢?還是簡短回應了?

這時適時轉變話題是很重要的。

 

可以的話,相約散步走走也是不錯的選擇,

戶外更有許多未知刺激,有更多機會和驚喜相遇,

不管是獨自散步還是相約友人都能有不同體驗,

也許你會覺得獨自散步能幹嘛?

換個角度,有些人樂於跟陌生人交談,

亦或是買個食物就能跟老闆說聊個幾句😂,

如同"旅行"般。

 

交談是「活的」,

如果和他人相處起來和諧舒適,就會帶給彼此滋養,

進而期待下次的交流。

掌握溝通關鍵

三、媒體訪談

這個章節一開始作者就預設著

讀者可能對此章節的不感興趣與沒那麼重視,

但我想說的是,我非常喜歡,

這也是本書對多內容的章節。

 

其實,訪談能力我認為也很重要,

也因為作者分享了許多還是媒體人、主持人時的故事,

更加了解這份工作的偉大,

現在是新媒體的時代,像是youtuber、Podcaster

我認為一定都會走向需要"訪談的能力"才會讓聽眾持續關注。

不用覺得這好像事不關己,

「一個選擇,帶出下一個結果。一個提問,引出下一個提問。一段交談,吸引下一段交談。

一切累積下來,造就了人生。」

 

印象最深刻是,「時間軸」與「空間軸」的概念,

就算不是用在放談,我也認為可以當作社交對談的切入方式。

時間帶來的,是我們每一個人擁有什麼樣的經歷與故事,

看過訪談節目的我們,一定並不陌生:

為了讓觀眾(聽眾)能快速了解被訪談者,

會由年輕時期漸進式問到現在,以及對未來的計劃,

不過時間軸有很多區分方式,除了過去與未來、

日月年、也能分為學生時期、剛出社會、結婚了、第一次當爸媽了、第一次與親人分離....等等的

人生重大的獲得與失落,都是特別值得探討的。

時間會給出什麼樣的答案,耐人尋味,期許你我都不斷進化成長。

-

而空間軸,正是有時間與空間的交錯,構成了歷史。

學生時期你離不開「教室」「學校」,出社會了有「公司」

也許你離鄉背井到過不同的「城市」,

對方會因回憶起當時待過的"空間"而湧出更多的故事,

這概念非常有趣,多用點心你會發現像在開寶藏。

 

(如果未來有興趣當一位"訪談者",

那麼這一章非常值得你觀看)

找到想做的事

四、自我叩問

我會給這一章節定義是「正向思考,培養出對生命的熱愛」。

清晨,開啟好心情,

入夜,溫柔跟自己說晚安,

我們努力學習與人建立連結,在在獨處時自我叩問,

然而人生最重要的問題之一,便是如何看待生死。

 

分享書中 可以時常問自己的幾個問題:

1.現在我的身體狀態如何?有沒有哪裡歪斜或緊繃?

2.我最想改善什麼生活習慣?

3.我該如何改善過度使用數位媒體平台的時間?

4.做哪些小事讓我感到快樂和平靜?

5.我在害怕什麼?

6.哪些活動我再忙再累也一定參加?

7.今天我想對誰送上幸福?

....


好啦~以上是本次的分享與心得,更是我的筆記(?)哈哈

如果你也跟CINDY我一樣,不擅言詞

又或許講不出個"質感話語",非常推薦閱讀這本書

點這裡來購書👇👇

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assp.php/cindychi789/products/0010903215?sloc=main&utm_source=cindychi789&utm_medium=ap-books&utm_content=recommend&utm_campaign=ap-202205

相關著作還有《質感說話課》

  

想再次強調我很愛這本書,

不只是看得舒服,

你問,看完有幫助嗎?

有的,絕對有,但或許是30%

因為剩下的70%必須實戰的日常練習。

「知道」這件事,跟「經驗它」,兩者是不一樣的。

本書有個特別附錄,教導你可以如何的日常練習,

非常的貼心😳

 

真心祝福看見我(這篇文章)的人,今天也是個美好的一天

 

はい!ゆづきです❣我們下回見啦~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uzuki 的頭像
    yuzuki

    zu遊🎇戲劇也是生活的一部份

    yuzu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