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際關係一直是我這生時常會去在意的課題,
越長大其實也越能接納自己,
每個人本來就有長處與短處,
但是回歸人與人交流的本質始終未變,
"那就是人們渴望陪伴、被理解、被聽見、有貢獻,
有成長的滿足感,也希望自己身心是舒適健康的狀態"、、、
。
本月,與你們分享的好書是—《質感對話課》
📖Hey!我是CINDY,用幾分鐘的時間介紹你一本好書📖
首先,我想感謝自己有緣看見這本書,
當時憑藉著剛換到新公司,在意起社交問題而決定買來閱讀,
閱讀完畢後,只想說 真的好喜歡月琪老師充滿溫暖的文字,
連畫面感都刻畫得非常容易聯想,
一開始並不認識作者,後來搜尋了些月琪老師的資料與背景,
從有多年經驗媒體主持人,到現在是一位口語表達講師
時不時都會認為這就好像她的天賦一樣
但是,我會喜歡本書的原因是我看見了
月琪老師書中寫著:
「如果能以言語溫暖任何人,我願意說話
如果能以文字溫暖任何人,我願意寫作。」
她很真的享受與人交談的樂趣
也看見了 她不忘與自己對談
而我,反而享受著與自己的對談,
所以深信著,既然人們渴望陪伴、被理解、被聽見、
(潛意識)會讓我這麼在意的社交 人際關係
一定也是需要透過不斷的練習
才能達到理想中的模樣
一、用「好奇心」開啟職場對話
在職場中不免俗一定會有所謂的愛八卦的同事
被排擠所是被弄等等的事情
不經讓人好奇,到底該如何拿捏社交距離?
其實先釐清一件事,公司事工作的地方
不是拿來交朋友的,帶著這樣的心態才會比較好
當然也會有交到好朋友的時候啦🤫
-
關於職場上的職場對話,不管資深資淺、不管年齡性別、
職業身分,都帶著"好奇心"去面對,
才會在交談中發現新契機,
也能幫助你在職場上保持活力,去思考如何把每件工作事項再優化
別忘了,懂得跟前輩學習也就是一種社交
時常帶著「孩子」或是「新人」的眼光,
去發掘現有工作的各種角度。
-
再堅強的人,也期待被關心與理解—
不曉得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經驗,(CINDY現處的公司就有😂)
尤其是上司、主管階級,因為需要承受更大的壓力與期待
但又被期許「成熟的大人」情感要內斂,領導者必須夠強大,
或多或少其實你是會感應到他人的情緒的,
痛苦掙扎、煩惱孤獨等,進而影響了工作上的表現,
但,他們也是「人」,也需要被關心與理解,
不妨稍微關心問候你的主管上司(or同事),
等對方釋放出傾訴的訊號,可能是主動找你聊,
這時再伸出友誼之手,給予聆聽也是不錯的😇
(不過注意一下,上司主管願意向你吐心事,千萬別一下子就八卦出去,
也別趁機刺探隱私,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真的取得不易)
二、「一期一會」的真諦,社交對話
"根據月琪老師的經驗,她表示美食跟旅行的話題幾乎萬無一失"
當初我超級超級好奇可以聊天可以聊甚麼!迅速翻到重點
所以第一句也先破堤告訴大家。
-
一期一會的精隨是什麼呢?是「心意」
相信都聽過"好心沒好報"這句話
也如同 今天是不是只有自己抱持著一期一會的心也沒用呢?
是的,
但是,你還是得這麼做,
我們本來就不能期許對方「情感溫度」與自己相仿
必須坦然接受,
我們依然值得如此這麼做,因為懂得這心意待人的那方,
生命自有特別的回禮,這正是吸引力法則與宇宙的力量。
剛開始或許不習慣,也別心急
從日常就可以開始慢慢練習,
可以先從一人特定對象,或許是家人、同事、朋友等等...
全心投入當下一定有所得,可能是共鳴,也可能是聽到了精彩故事,
有機會就換換自己來分享,
用心聆聽、言行有禮,對方才會回饋給你好的禮物😊
一場美好的質感對話,是需要由兩人共同創造的,
所以要注意交談的氛圍,
是不是對方沒有應和你了呢?還是簡短回應了?
這時適時轉變話題是很重要的。
可以的話,相約散步走走也是不錯的選擇,
戶外更有許多未知刺激,有更多機會和驚喜相遇,
不管是獨自散步還是相約友人都能有不同體驗,
也許你會覺得獨自散步能幹嘛?
換個角度,有些人樂於跟陌生人交談,
亦或是買個食物就能跟老闆說聊個幾句😂,
如同"旅行"般。
交談是「活的」,
如果和他人相處起來和諧舒適,就會帶給彼此滋養,
進而期待下次的交流。
三、媒體訪談
這個章節一開始作者就預設著
讀者可能對此章節的不感興趣與沒那麼重視,
但我想說的是,我非常喜歡,
這也是本書對多內容的章節。
其實,訪談能力我認為也很重要,
也因為作者分享了許多還是媒體人、主持人時的故事,
更加了解這份工作的偉大,
現在是新媒體的時代,像是youtuber、Podcaster
我認為一定都會走向需要"訪談的能力"才會讓聽眾持續關注。
不用覺得這好像事不關己,
「一個選擇,帶出下一個結果。一個提問,引出下一個提問。一段交談,吸引下一段交談。
一切累積下來,造就了人生。」
印象最深刻是,「時間軸」與「空間軸」的概念,
就算不是用在放談,我也認為可以當作社交對談的切入方式。
時間帶來的,是我們每一個人擁有什麼樣的經歷與故事,
看過訪談節目的我們,一定並不陌生:
為了讓觀眾(聽眾)能快速了解被訪談者,
會由年輕時期漸進式問到現在,以及對未來的計劃,
不過時間軸有很多區分方式,除了過去與未來、
日月年、也能分為學生時期、剛出社會、結婚了、第一次當爸媽了、第一次與親人分離....等等的
人生重大的獲得與失落,都是特別值得探討的。
時間會給出什麼樣的答案,耐人尋味,期許你我都不斷進化成長。
-
而空間軸,正是有時間與空間的交錯,構成了歷史。
學生時期你離不開「教室」「學校」,出社會了有「公司」
也許你離鄉背井到過不同的「城市」,
對方會因回憶起當時待過的"空間"而湧出更多的故事,
這概念非常有趣,多用點心你會發現像在開寶藏。
(如果未來有興趣當一位"訪談者",
那麼這一章非常值得你觀看)
四、自我叩問
我會給這一章節定義是「正向思考,培養出對生命的熱愛」。
清晨,開啟好心情,
入夜,溫柔跟自己說晚安,
我們努力學習與人建立連結,在在獨處時自我叩問,
然而人生最重要的問題之一,便是如何看待生死。
分享書中 可以時常問自己的幾個問題:
1.現在我的身體狀態如何?有沒有哪裡歪斜或緊繃?
2.我最想改善什麼生活習慣?
3.我該如何改善過度使用數位媒體平台的時間?
4.做哪些小事讓我感到快樂和平靜?
5.我在害怕什麼?
6.哪些活動我再忙再累也一定參加?
7.今天我想對誰送上幸福?
....
好啦~以上是本次的分享與心得,更是我的筆記(?)哈哈
如果你也跟CINDY我一樣,不擅言詞
又或許講不出個"質感話語",非常推薦閱讀這本書
點這裡來購書👇👇
相關著作還有《質感說話課》
想再次強調我很愛這本書,
不只是看得舒服,
你問,看完有幫助嗎?
有的,絕對有,但或許是30%
因為剩下的70%必須實戰的日常練習。
「知道」這件事,跟「經驗它」,兩者是不一樣的。
本書有個特別附錄,教導你可以如何的日常練習,
非常的貼心😳
真心祝福看見我(這篇文章)的人,今天也是個美好的一天
はい!ゆづきです❣我們下回見啦~